一磅等于多少克 2磅的蛋糕有多大对照图
在美国,物价都很低廉,尤其是食物。举几个例子:(注:美国人平均月薪3000美元)
对于食品和日用品之类的来说,全部平均下来,1美元的购买力大致等于3-4元人民币。
美国超市的特点,就是每周主推不同的特价商品,这个星期水果超便宜,肉类就贵;蔬菜超便宜,海鲜就贵。有些超级特价很明显都是赔本的,但他们就是算准你去超市了不会只买那一样特价的,还会林林总总买一大堆其他的,最终算下来还是会赚你钱。
简单列一下在一个美国二线城市,中端或者略高一点点的超市里,按比较便宜情况的特价:
猪肉:2-3美元一磅牛肉:3-4美元一磅(位置一般的)鸡肉:1-2美元一磅(鸡胸肉比鸡腿贵)无头白虾:5-6美元一磅三文鱼:5-6美元一磅鸡蛋:最便宜的一个dozen(12枚)一块多,质量稍好的两块,cage free的一般3美元,organic的4-6美元牛奶:1加仑(大约4升)2美元,organic的5-6美元土豆、洋葱、西红柿、西兰花:0.6-1美元一磅西芹:1美元一大棵草莓:1-2美元一磅葡萄:0.5-1美元一磅蓝莓:似乎从来没有低于2美元一磅,一般论小盒香蕉:价格最稳定的食品之一,一般60-70美分一磅嫩玉米棒子:季节合适的时候1美元6根
美国使用英制单位,一磅是454克,约等于九两,或者再粗略点约等于一斤。如果单看食物,10美元肯定比10人民币能买的东西多。
一个美国小伙儿,月薪3000美元;一个中国小伙儿,月薪3000人民币。一台新出的iPhone x,在美国卖999美元,在中国卖8200元;一双意大利款的皮鞋,在美国卖50美元,而同样的款式在中国要卖1500元。
奢侈品就不举例子了,因为奢侈品的价格是做不得准的,但是大部分奢侈品和电子产品在美国买更划算。
那么,美国究竟是用什么手段来收割全球的财富呢?
第一,废纸变黄金。
之前我们说,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来结算,所以世界各国想要在国际上买到石油、矿产或者高科技产品的话,手里必须有足够的美元储备才行。这也是为什么当年国家大力鼓励出口创汇的原因。而美国想在国际上买到想要的商品,该怎么办呢?印美元呗!想买多少商品就印多少美元,反正全球遍布着374个美国的军事基地,谁敢管?
第二,通胀大挪移。
我们先看几组数据:
从2008到2017的十年里,美国的GDP由14万亿美元增长到了19万亿美元,增长了35%;而同样的十年里美元的供应量由7万亿增长到了13万亿,增长了85%,所以我们看到,美元的增长数量远远高于美国GDP的增长数量,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美国人却没有遭受通货膨胀的压力?
事出反常必有妖!
那么,美国到底是怎么控制住通货膨胀的?超发的美元又到哪里去了呢?其实,这并不是个秘密。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美国在耍什么把戏。超发的美元没有在美国国内市场流通,而是被美国输送到了全世界,换句话说,通货膨胀也被输送到了全世界。
那么,美国又是如何将超发的美元输送到了其他国家呢?其实很简单!就是海量进口外国生产的的各类商品来满足美国国内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那么,美国从哪个国家进口的商品最多呢?
就是中国。